按照学生处下发《优良学风班评选通知》要求,国际教育学院认真落实,多措并举,确保评选公开、透明,高质量完成评选任务。
一、抢前抓早,精心谋划
为了切实做好优良学风班评比工作,开学初,学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邬承斌和院长母丽华为组长的评审工作委员会。制定了《国际教育学院优良学风班评比方案》明确任务分工,组织召开了评定工作专项会议、商讨评比工作,明确任务要求,强调评比目的,为做好优良学风班评比工作提供了保证。
二、强化指导,提升能力
为了确保提升学院班集体凝聚力,提升学院班集体形象,,确保优良学风班评比质量,8月29日17:00,学院专门组织召开优良学风班评比动员大会。各班级班长、团支书、心理班长参加。会上,学工办主任徐海英对各班级提出具体要求。
会议要求各班级学生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对被班集体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做好全面梳理。要坚持“以评促建”,让学院全体学生明确评比目的和具体要求,在总结班级时,既要总结成绩,又要明确不足,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9月1日17:00时,分年级召开优良学风班评比大会,在校生代表参加。会上,各班级班长分班级概括、思想建设、学风建设、课余生活、展望未来五个部分对本班级的大学生活进行系统梳理和详细总结。通过回顾班级成长历程和学习经历,时刻提醒班级同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具体要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增强 “四个自信”,努力成为高水平应用型科技大学优秀人才。
三、创新方法,凸显特色
为了使全体班级高水平完成班级总结,学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线上开拓信息渠道。通过学院新媒体公众号推送历届优良学风班集体材料,提出班集体建设新思想;线下通过班级班会、团活组织学习,组织班级建设委员会、各班级学生干部组织旁听参与优良学风班答辩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式宣传,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互联网+德育实践”新模式,实现教育的全覆盖。
通过学院联评,最终推选中加计算机16-1班(班主任:徐海英)、俄语17-2班(班主任:李鎛洪)参加全校优良学风班评选。